重返樸門第五區:傳說與神話之地

第五區是樸門設計中最難以處理、最無形且無從著手的分區;第五區的尺度又可大可小,從一棵樹到一片山林流域都可以是第五區的體現。Tom Ward老師特別在社會性林業工作坊中,特別帶著同學爬入山林,在接近第五區的現場講解神話故事與傳說中的傳統生態智慧(TEK;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強調人類與樸門設計者在第五區的行動與作工,務必秉持著對祖先與自然的崇敬,來維持神聖地景一直以來有的生態服務功能。

可以延伸論到,現代資本社會為求利潤,而使用「空間修補」來擴張資本可以實現價值在地理上的邊界;本來的森林被開發成牧場、山腰變成開採礦場、海洋變成漁場、濕地開闢馬路住宅、海岸開闢成飯店。我們透過大機械在大尺度的第五區進行破壞,並大規模的流失卻無力修復。尤其第五區是一年、甚至好幾年才有可能去一次的地方;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去過第五區的都市人,都大有人在。因此我們如何在第五區內正確地進行活動,透過觀察與啟蒙(更像是格物致知),以了解道家所言「道」。甚至是體認到,在第五區中我們根本不需要做什麼、做不了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認知到如同英諺所言:「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事實上許多第五區的智慧就深藏在語言、文化與神話傳說中,這些文化底蘊是人們在第五區周圍及進入第五區時最重要的指引。

而第五區(球),則是我們不太能了解的區域,我們去到那裡是去尋求靈性的成長,(you go there to try to find big),但是你得到的答案也是模糊的(量子力學的隱喻)。我們去到第五區是生態的朝聖,這是神聖的地方,是去學習的。所以第五區是一個觀察的區域,從裡面的事情去看到各種面向。你可能去高山上,或是洞穴中,你得到啟蒙的儀式,有點像阿美族的成年禮(成年禮的儀式都是在第五區裡進行)。我們必須尊重我們其實並不知道我們在第五區要做些什麼,也不應該在第五區做些什麼。(We must have big respect we do not know what we are doing in zone 5 ) 所以,在家中,是小孩,我們要照顧小孩;在第二區,是工作者;在第三區,是有經驗的資深工作者,而且知道如何照管大面積的土地;在第四區中,需要長者引導大家;在第五區,我們卻需要祖先,透過神話、詩歌與傳說等來引導我們。

Source: 大地旅人 Earth Passeng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