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心的建築群就像沒有頭的人(A complex of buildings with no center is like a man without a head.)」。這句話傳達了《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1977 年)的精神,它是由建築師、設計理論家、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校友克里斯多福.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63 年博士)與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結構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tructure)的五位同事共同編寫的指導性巨著。
這本暢銷的建築手冊本身在很多方面就像一個沒有頭顱的人:它是一本龐大的建築和規劃指南,近來作為將物體空間與意識形態框架相結合的典範而重新受到重視。
每一個社會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這種語言有一部分是共享的,但作為一個 整體,它又是擁有這種語言的人所獨有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在一個健康的社會里,有多 少人就有多少種模式語言~儘管這些語言是共享的、相似的。
《模式語言》用 1100 多頁的篇幅闡述了我們的建築~也就是我們的城市~如何不是遠離人類的實體,而是人類的人造延伸。正如任何軀體(無頭或其他)一樣,整體結構的健康程度取決於其各個部分。我們城市和城鎮的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應該不歡迎市民,房子裡的任何一個房間都不應該讓人感覺被忽視。作者認為,一個空間應該「感覺正確(feel right)」,而這種感覺與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之間的一致性息息相關。
本書分為城鎮、建築和建造三個部分,包含 253 種模式,這些模式被定義為「在我們的環境中反復出現的問題(problem[s] which occur over and over again in our environment.)」。這些問題包括如何圍繞自然出現的明暗來確定住宅房間的方向,以便「在人們前往重要場所(如座位、入口、樓梯、通道和特別美麗的地方)時」,「引導人們朝向光線」。或者說,當孩子在場時,夫妻之間缺乏親密感的問題。「他們作為父母而非夫妻的角色滲透到他們私人關係的方方面面」,解決辦法是:建立一個私人的「夫妻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他們的喜怒哀樂都可以分享和經歷」。
對於我們的家庭和社區的每一個原型,作者都以溫和而又有針對性的建議形式,提供了一個可以適應個人情況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這反過來又形成了一種「診斷~解決的節奏(diagnosis-and-solution rhythm)」,這種節奏貫穿了整本書,雖然它很迷人,但也經常是特立獨行的。作者指出,並不是每種模式都對每個家庭或社區有用或適用,但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大門;每個城市都有一個道路系統,它們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將決定整個單元的健康狀況。
作者主要關注的是糟糕的建築和設計所帶來的疏離感,並由此推薦了一些讓工作、城市和家庭生活與他人接觸的方法。如:140-街道上的私人露台等作品中,作者希望通過將公共區域和私人區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為人們帶來快樂和寧靜。當把這一目標與同樣強調的讓人類不斷接近大自然的願望結合起來時,他們以社會交往和禪意寧靜之間的平衡形式,展示了對身心健康的關注。正因如此,現代主義和古典主義在這些作品中都沒有一席之地,因為作者暗示,它們的美學和哲學基礎很少關注居住者的健康。
《模式語言》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其百科全書的性質,激發了我們對目前所處的個人和職業環境以及如何改善這些環境的反思和健康討論。亞歷山大和他的合著者鼓勵讀者思考他們對建築環境幾乎每個方面的反應,人們可以隨意拋棄書中給出的處方。
《模式語言》已被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用作研究和課程的參考書。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