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打造食物森林的影片作者是美國紐澤西的 James Prigioni,底下是他在 youtube 的簡介: 園藝是我鍾愛的事情,而打造食物森林是我的專長。我做的更勝於有機園藝,而是與大自然一起工作,不是對抗它。園藝不一定是困難的,你也不一定要成為花園的奴隸。我可以幫助你創建一個園藝系統,與你一起工作,為你服務,而不是你為它工作。我不使用殺蟲劑,不使用除草劑,不使用殺真菌劑,不使用生長激素,不使用抗生素,也不使用化肥。 我讓自然成為老師,模仿自然森林的模式,為所有生物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我知道沒有多少人對種植自己的食物感到興奮,但在轉基因生物和含有殺蟲劑的食物造成如此多的健康問題的時候,我站在這個空白處,向其他人展示了一種不同的、更好的方法
Category: 人物&組織
重要的樸門實踐者、農民、學者、運動人士、代表性人物或組織…
歐洲永續農耕教師聯盟
歐洲永續農耕教師聯盟(The European Permaculture Teachers’ Partnership, EPT,歐洲 PC 教師)是從歐盟計劃 Leonardo DaVinci 資助的一個專案開始的。這個受資助的計畫有 12 個官方合作夥伴組織和來自歐洲各地的幾個非資助合作夥伴組織。多年來,屬於這個網絡的組織數量在不斷增加,參與其中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在法國樸門設計的農場
法國 Hervé-Gruyer 夫婦,Charles 與 Perrine 從 2006 年開始在諾曼地開闢 6 公頃的農塲,採用樸門設計的理念,參考 19 世紀巴黎周遭家庭農塲的經營模式,加入亞馬遜族人、日本 EM 菌等相關作法,成立貝克.赫魯因有機農塲(La ferme biologique du Bec Hellouin)。
Dr. Steiner 的農業八講
農業八講的由來: 在 1922 年間,施代格曼(Stegemann)和一群農夫注意到農場生命力下降的狀態,也有一些人因為關注到動物的疾病增加,另外,如凱瑟林克伯爵(Count Carl von Keyserlingk)等人想尋找的植物以太的問題去詢問 Steiner 博士,而因著他們鍥而不捨決心與等待,才有了這八場演講的誕生。
生態經濟:樸門設計觀點
「要因應我們現今面臨的諸多環境與社會挑戰,關鍵是以宏觀的視角,將人類恰如其分地置於自然和地球系統的範疇中。」
「竟然可以吃」計畫
[轉載:ta-綠建築:一個可以吃的小鎮 料理是全民運動] 距離曼徹斯特(Manchester)約1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古老的小鎮托德摩登(Todmorden)開始在學校、火車站、醫院、社區活動中心等等,任何開放式空間,開始種起可食用的蔬菜水果,晉升為英國少數得以自給自足的城市,不只活絡了這個歷史小鎮,更帶來大批的觀光客,成為都市轉型成功的典範。
在沙漠中找種子
這是一個瑞典人 Arne Gravi 在非洲尼日協助當地尋找在地種子來重建當地食物來源的故事。他在瑞典創立的伊甸基金會,從事這樣的工作。
樸門實習生
樸門實習生這個網站是 William Horvath 所創立,那麼誰應該來這裡呢?
重返樸門第五區:傳說與神話之地
第五區是樸門設計中最難以處理、最無形且無從著手的分區;第五區的尺度又可大可小,從一棵樹到一片山林流域都可以是第五區的體現。Tom Ward老師特別在社會性林業工作坊中,特別帶著同學爬入山林,在接近第五區的現場講解神話故事與傳說中的傳統生態智慧(TEK;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強調人類與樸門設計者在第五區的行動與作工,務必秉持著對祖先與自然的崇敬,來維持神聖地景一直以來有的生態服務功能。
轉型城鎮運動
轉型城鎮運動是發展自樸門運動中重要的一環,強調以資源可永續性的城鄉環境營造與轉型。這不僅僅是能源的轉型,也是水源、農業、交通等等,從心態轉型、再經濟等等的方法讓城鎮居民能合作,以更永續的方式營造社區生活。現在,就讓轉型城鎮運動在城鎮,村莊,城市,大學,中學都發生吧!
比爾墨里森:失敗的食物系統瀕臨崩潰邊緣
比爾墨里森以各種食物生產的另類可能性,來提出我們可能可以因應崩潰中的慣行食物系統的方法。
雨水利用與中水回收-邱奕儒老師
這是邱奕儒老師分享雨水收集與中水回收,收錄在 Peopoo 新聞網,一共有八個段落。邱奕儒老師是水資源專家,他分享雨水利用與中水回收設計的相關細節與方法,值得要進行老屋改造、雨水撲滿及水資源教育者的實用教材!
訪談比爾墨里森:漫談世界、飢餓、解方、樸門……
這是一個對比爾墨里森的訪談,主題其實非常跳躍。但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他的惻隱之心以、及對世界各種問題的思考值得參照、反省與內化之。
碧崁食物森林
~一個社區樸門計畫 A Community Permaculture Project 碧崁食物森林的兩位設計師曾經受邀來台灣巡迴分享食物森林的設計、社區培力計畫、以及建置時遇到的過程與困難。該食物森林位於公有地上,由社區透過參與式的討論逐步修改設計及共同建置;透過食物及工作派對凝聚社區合作勞動。並融入社會性元素,邀請輟學青少年進行工藝培力及經濟拮据者利用收成。